3月25日,现代汽车集团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计划到2028年在美国投资高达210亿美元(约合1524亿元人民币)。这笔巨资将分拆成三部分——86亿美元砸向汽车生产,61亿美元用于零部件、物流和钢铁,63亿美元瞄准未来产业及能源。消息一出,现代股价应声上涨7.5%,创下近8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面对可能的关税压力和全球市场竞争,现代这次大手笔布局美国,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佐治亚州工厂开业:产能目标直奔50万
投资的核心亮点是现代在美国的电动车战略。本周晚些时候,位于佐治亚州的电动汽车专用工厂(HMGMA)将举行开业仪式。这座工厂初始年产能定在30万辆,但现代雄心勃勃,计划将其扩充至50万辆。加上现有工厂,现代在美总年产能目标将达到120万辆,稳稳站上“百万俱乐部”。
这可不是随便画个大饼。佐治亚州工厂专注于电动车生产,显然是冲着美国新能源市场的蛋糕去的。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加速,美国消费者对电动SUV和皮卡的需求水涨船高,现代显然不想错过这个风口。50万辆的产能目标,不仅能满足本地需求,还可能辐射北美其他市场。
钢铁+能源齐发力:自给自足的“全产业链”野心
除了造车,现代还计划在路易斯安那州建一座电炉钢厂,专产低碳汽车钢板。这招有点意思——自己造钢,既能降低供应链成本,又能蹭上“碳中和”的政策红利。63亿美元投向未来产业和能源,可能还包括电池技术或氢能研发,现代显然在为电动车生态链“自给自足”铺路。
61亿美元的零部件和物流投资也不容小觑。美国市场物流成本高企,现代通过本地化生产和仓储,能大幅压低运输费用。这套“全产业链”打法,既稳固了供应链,又提高了抗风险能力。
避关税+抢市场:现代的“美国梦”算盘
这波投资背后,还有一层现实考量。SK Securities分析师Yoon Hyuk Jin指出,如果美国对进口车征收25%关税,现代和起亚每年利润可能缩水10万亿韩元(约合500亿元人民币)。与其被动交税,不如主动扩产,直接把工厂搬到美国,既省下关税成本,又能贴近市场。股价大涨7.5%,显然是投资者对这招“以进为退”的看好。
210亿美元的豪赌,佐治亚州50万辆产能的野心,再加上钢铁和能源的布局,现代汽车这次在美国市场下了血本。在全球车企纷纷调整战略的当下,现代选择用“本地化”突围,既是对关税压力的回应,也是对电动车未来的押注。你觉得现代这步棋走得妙吗?还是说,它能靠这波操作挤进美国市场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