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中国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与三星作为出货量前两名的品牌,在AI手机领域的新一轮较量正逐渐升温。近期,两大巨头几乎同步公布了其在AI技术方面的重大进展,标志着AI手机竞争正式进入以大模型为核心的对抗阶段。
三星与智谱、苹果与阿里巴巴的强强联手
首先引起关注的是三星宣布将采用智谱的Agentic GLM为其新款Galaxy S25提供AI能力支持。紧接着有消息称,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最终敲定为阿里巴巴,这表明了苹果在寻求适合本地市场的大模型解决方案上的坚定步伐。春节假期后,DeepSeek凭借其出色的表现迅速成为国产手机品牌青睐的对象,包括华为、荣耀、OPPO和vivo在内的多家厂商纷纷接入DeepSeek,而小米则成为了例外。
大模型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努力通过引入大模型来提升自家产品的竞争力,但消费者对于AI功能的实际感知仍然较弱。调研显示,多数用户认为当前的AI功能更像是营销噱头而非实际需要的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让AI真正成为用户换机的重要考量因素,成为了所有厂商面临的共同挑战。
苹果定义AI手机的新标准
在这一轮竞争中,苹果试图通过五项核心“能力”重新定义AI手机,包括表达自我、重现回忆等功能,旨在利用AI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体验。然而,即便如此,这些尝试并未完全打破消费者对AI手机概念模糊不清的状态。
品牌间的信用背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技术层面的合作,更深层次上反映了品牌间的信用背书作用。对于大模型供应商而言,与知名手机品牌的联合有助于打开B端市场空间;而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则是借助先进技术提升品牌形象和销量的有效手段。例如,阿里巴巴通过与苹果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展望未来
虽然当前AI手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AI即功能”的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生态系统的完善,“AI即服务”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竞争焦点。Canalys预测,未来几年内,围绕AI Agent构建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决定厂商成败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看来AI手机尚未实现真正的突破性变革,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应用场景的拓展,这场由大模型引领的AI手机大战无疑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无限可能。未来的赢家或许不仅仅是那些拥有最强技术实力的企业,更是能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并持续创新的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苹果、三星还是其他国产品牌,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